




在当今城市生活中,越来越多的家庭雇用了保姆。
雇主和保姆没有任何亲缘关系,彼此之间却要朝夕相处,阅历、性格、生活方式、文化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差异,让保姆与雇主之间难免发生矛盾。社会学家认为,保姆和雇主之间的矛盾,已经成为一种“新型的家庭矛盾”。
“进了一家门,就是一家人”,同在一个屋檐下,保姆和雇主之间该如何和谐相处?请看本报记者带来的调查。本报记者 杨秋香
雇主 外行保姆让人头疼
前段时间,桑兰在博文中狠批自家保姆,引起了社会广泛争议。采访中,记者了解到,许多雇主对保姆有和桑兰相似的感觉,他们认为,如今不少保姆要价高却不专业,高性价比的保姆难觅。而“外行保姆”到家里只会越帮越忙。
照顾老人
的保姆难求
市区新华路某中介公司老板李女士介绍,现代社会主要是三种人雇请保姆:一是为照顾年幼的孩子,需要雇请保姆,这些家庭需要保姆主要承担带小孩、喂奶、洗尿片、陪小孩睡觉等等工作;二是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而请保姆,这些家庭要求保姆照料老人的起居,一些老人生活无法自理,保姆要承担的工作就更多,小到老人散步聊天,大到帮老人洗擦身体,甚至要帮老人解决大小便等问题;三是由于雇主自身工作较忙,请保姆主要是帮助做家务,这类工作相对较轻松,一般要求保姆煮饭做菜洗衣服打扫家庭卫生。
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照顾老人的保姆最难请。据云谷小区的陈先生介绍,他母亲得重病需要保姆照顾,他去年在一家家政服务中心找了两个多月照顾老人的保姆,结果没有一个保姆愿意做照顾老人的工作,即使给高工资也没人愿意。最后,他只好通过亲戚在农村找了一个毫无经验的保姆来照顾老人。
经常“客串”
专职培训师
调查中,记者还发现,近七成以上的的保姆在进入雇主家里做事前,没有受过专门的职业培训。
对此,涂门街一家政中介是这样认为的:她们很多已经做过多年,有经验。但事实如何呢?
据宝洲路某小区的林女士介绍,她前几天在一家家政服务中心请了一位带孩子的保姆,可是声称已经经过培训的保姆连奶粉都不知道该怎么冲,尿布不会换,也不知道正确的清洗方法。林女士一了解,保姆所说的“培训”就是老师用一个假娃娃给简单讲了讲,她们甚至连用假娃娃操作一下的机会都没有。“没办法,就算带薪培训边学边干吧,辞了这个,下一个还不定什么样了”。
保姆 被当下人叫人受伤
用一句家政公司老板的话说,“雇主和保姆的矛盾是天然存在的”,雇主有抱怨,保姆的委屈也不少。记者采访发现,保姆反映最多的是被雇主瞧不起,还像贼似的老被提防着。
饭要分桌吃
53岁的洪女士干家政服务干了六七年了,服务过的雇主“少说有一二十家了”,因为踏踏实实干活,她跟大多雇主处得都很好,受过的委屈也相对少点。她说最委屈的一次是2004年服务的一家。其实工作很简单,就是一天买菜做两顿饭。
“一开始说好的,他们家(雇主)管饭”,可洪女士说,等要吃饭时,那家人坚决不让上桌一起吃饭,要分桌吃,“就是等家里大大小小都吃完了,才能上桌吃一些剩菜剩饭”,这让她觉得被当成了封建社会的下人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除此之外,洪女士还被雇主检查过菜金,被怀疑过偷东西。她说,虽然大部分雇主都说愿意把保姆当成自家一分子看待,但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,“他们老防贼似的防着你”,可以说是“进了一家门,难做一家人”。
雇主要求太苛刻
侯女士从四川来泉从事家政工作已经六年了,换了好几任雇主。
她说,她碰到两个雇主都十分挑剔,也不跟她沟通,开口就责骂。一点都不包容,一切都要求保姆做到100分。
“一些雇主对家政服务人员有种歧视的态度,我的老乡去试工,住在雇主家,雇主像防贼一样防着保姆,吃饭也不打招呼,吃完了让保姆吃剩饭,家里煲了汤,也不会给保姆喝。许多同行都向我倾诉,她们常在雇主家吃剩饭菜,还吃不饱。”
“我还碰到另一个雇主,请我搞卫生,自己却一点都不注意卫生,每天上厕所都把厕所弄得脏兮兮的,看了让人恶心。然后就要求我每天都要把厕所洗得干干净净的。做了两个月,我受不了,提出辞职,雇主一点挽留我的意思都没有,直接赶我走,让人心寒。”
侯女士认为,雇主常说保姆素质不高,但是雇主自身的素质也要有所提高,不要把家政人员当成下人,工作上有什么不对的,可以指出来,让我们改正,但要给予我们相应的尊重,我们才乐意多干点活,把工作做好。
培训是保姆市场最大的问题
称心如意的保姆真的那么难找吗?记者采访发现,雇主主要对保姆的家政技能不在行及生活习惯的不同最不满意。大多数雇主希望保姆能接受正规系统的专业培训,但这正是目前保姆群体所欠缺的。“宁愿通过朋友去找保姆,也不找家政公司”成了很多雇主的写照。
目前泉州的保姆除了一部分本地保姆外,大多数是外来保姆。记者采访了市区的几家家政公司,他们有的称,保姆工作不复杂,并不需要十分专业的培训,保姆上岗后很快就能适应。有的表示,他们的保姆已经能熟练地掌握烹饪、打扫、洗衣的技巧。“一般请保姆都是洗衣做饭、打扫卫生的,至于其他方面就只能靠保姆自学了”。
据了解,我市绝大多数保姆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,虽然一些社区服务中心、家政公司也对保姆进行岗前培训,但几天时间的“速成”根本解决不了问题。
至于为什么家政公司都不愿培训保姆,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政公司老板这样告诉记者,很少有家政公司会有大量签约保姆,保姆都是不固定的,“跳槽”频率很高,家政公司辛辛苦苦花大力气培训的保姆,很容易被其他公司挖走,这就是在给竞争对手培养人才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家政公司为减少成本,很少有人愿意去培训保姆。
在从事多年家政服务行业的刘先生看来,泉州目前的家政服务行业还没有形成规模,对保姆的岗前培训及其上岗管理还不是很规范,这是造成泉州人观念中“好的保姆难寻”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“经过培训,然后持证上岗,这样就比较规范了。”采访中,许多从事家政业的人士都有相同的看法。他们认为,只要家政服务机构制度健全了,经营规范了,并逐步向专业化、市场化方向发展,那么社会上存在的保姆和雇主“对接困难”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
事实上,许多业内人士也在呼吁,将保姆由“游击队”整合为“正规军”,让她们通过自立、自强、高尚的职业道德,真诚的信誉和优质的服务来闯天下、创品牌,从而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,让“品牌保姆”进入千家万户,这是全社会所热切企盼的。
(本文来源:泉州晚报 )